北美经济绞杀战:加拿大如何在关税坦克下求生
产业补贴闪电战:联邦政府计划向半导体、制药等战略行业注资。加拿大半导体产值虽仅38亿美元,但在美国制裁中国芯片的背景下,或可承接部分产能转移。
省域经济保卫战: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启动“关税应急小组”,萨斯喀彻温省80%出口商品面临报复性关税冲击。省级政府的灵活反应,成为抵御联邦层面失守的缓冲带。
舆论认知战:加媒密集报道“美国72%进口原油依赖加拿大”,将关税议题与能源安全捆绑。这种“相互摧毁”的心理威慑,意在迫使特朗普重回谈判桌。
四、北美自贸区的“切尔诺贝利时刻”
《美墨加协定》的豁免条款本应是护身符,如今却成特洛伊木马:
规则悖论:符合USMCA原产地规则的汽车可免税,但要求75%零部件产自北美。然而美国本土零部件产能不足,导致加拿大企业为达标不得不承受更高成本。
产业链癌变:墨西哥汽车零部件对美出口占比83.6%
,加拿大13.7%,两者在关税压力下可能形成“墨加同盟”,绕过美国建立次级供应链。这种离心力,正在撕裂北美自贸区的肌体。
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的警告振聋发聩:若关税持续,加拿大GDP增速或暴跌2.5个百分点,而美国中西部汽车重镇也将沦为“铁锈地带2.0”。这场没有赢家的战争,恰似两辆坦克对撞——看似钢铁洪流势不可挡,实则是共同坠入深渊的前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