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军“大清洗”风暴:从北约到五角大楼权力重构
种族壁垒打破者的陨落:2月21日,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查尔斯·布朗遭免职。这位美军首位非裔参联会主席,曾因公开支持“黑命贵”运动被极右翼视为“政治正确遗毒”。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对其“战士资历”的夸赞,与清洗行动的冷酷形成荒诞对比。
“国家安全大脑”的替换:4月3日,国家安全局长蒂莫西·霍被解职,副手温迪·诺布尔调离。极右翼活动家劳拉·鲁默向特朗普提交的“不忠名单”,被指直接触发此次人事地震。鲁默以散布“9·11内部阴谋论”闻名,其影响力渗透至白宫决策层,折射出美国政治光谱的极端化位移。
数据透视:被解职的九名将领中,四名女性均曾推动军队多元化;五名男性将领则涉及对特朗普政策的质疑或“忠诚度存疑”。这种系统性清洗,与赫格塞斯“清除DEI(多元、公平、包容)计划”的宣言形成政策闭环。
三、五角大楼的“意识形态战争”:从军事专业主义到政治站队
特朗普政府的清洗逻辑,根植于三个相互交织的叙事:
“战斗力至上论” :赫格塞斯宣称“多元化分裂军队”,将征兵危机归咎于“觉醒文化”。然而,美军2024年征兵缺口达4.1万人,其根本原因实为经济复苏导致适龄青年择业选择增多,却被简化为意识形态问题。
“忠诚度重构” :国防部文职人员裁员5%-8%的计划,配合高层将领更迭,旨在打造“绝对服从”的军事体系。前参联会主席米利旧部被大规模替换,暗示对“军方干政”的历史清算。
“战略收缩配套” :削减国防预算、撤换技术官僚、搁置高超音速武器研发,这些动作与特朗普“美国优先”的孤立主义一脉相承。被解职的将领多支持北约集体防御框架,与特朗普“北约过时论”形成冲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