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小企业主:8年血亏验证中国制造不可替代
企业成本压力案例
母婴用品商莎拉·威尔斯:2025年两轮10%关税叠加致其多支付1.5万美元,总关税达54%后,利润被蚕食,被迫缩减订单、暂停招聘和新品开发。美国本土生产因原材料依赖中国且成本过高而不可行。
自动售货机业者迈克尔·金:中国钢制箱体在美国需交70%关税(含25%钢铝税+20%对华税+25%普遍税),总成本从250美元飙至825美元,但仍低于美国本土1200美元的报价。中国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物流效率远超美国。
双按扣发夹商罗莎琳·古德温:中国代工成本仅为美国的1/3-1/4,即使加税后仍无法转移生产,美国制造商直言“不值得”。
二、美国制造业回流失败的结构性原因
产能与订单规模不匹配
美国制造业因长期去工业化,无法承接中小企业的批量订单。例如:
造船业:1975年全球第一的产能已跌至第19位,焊工成本高昂且技术滞后,军舰订单激增但产能不足。
变压器行业:大容量产品交付周期长达115-130周,本土企业因盈亏平衡期长不愿扩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