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定无法实现的幻梦,透视美制造业回流的迷思
再战:产业链重构的诺曼底困境
制造业绝非孤岛,而是需要配套产业链的诺曼底登陆。一部iPhone背后涉及43个国家的供应链网络,仅深圳华强北就聚集着全球90%的电子元器件现货。美国试图用关税筑墙强推产业链回流,却遭遇三重“马奇诺防线”:
人才断层:美国STEM毕业生数量仅为中国的1/3,且半数流向金融、互联网等高薪行业。
基建塌陷:全美仅7%的货运通过铁路运输,五大湖锈带工厂的电力系统老化程度堪比苏联遗产。
生态真空:东莞长安镇方圆50公里内可完成手机全产业链配套,而美国中西部同等范围内连合格的注塑模具厂都难寻。
更致命的是,制造业回流需要十年树木的耐心,而美国政治周期却陷入“四年一颠覆”的短视循环。从奥巴马到特朗普再到拜登,产业政策在补贴与关税间反复横跳,企业尚未建成厂房,政策风向已然调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