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-2剑指拖鞋军,超级大国中东博弈背后的意图
第二重:给中俄的“动态演示课”
B-2经澳大利亚廷德尔基地加油后突袭也门,全程未被任何国家雷达捕获。这种“从地球另一端发起精确斩首”的能力,正是为大国对抗准备的剧本。当B-2机腹弹舱在胡塞头顶打开时,五角大楼的潜台词是:“今日能炸拖鞋军,明日就能让某大国的地下指挥所灰飞烟灭”。
美军更借此验证“分布式杀伤链”:本土指挥-海外基地接力-多域情报协同的作战模式。这种能力在台海、南海等热点区域同样适用,堪称一石多鸟的战术预演。
三、霸权焦虑:超级大国的战略困局
第三重:止战?还是引战?
胡塞武装用23枚导弹反击美军舰队的战绩,暴露出美国中东战略的深层危机。红海航运被袭近一年,美军始终未能“打疼”胡塞。出动B-2实属无奈——既要用战略武器达成战术目标,又担心过度升级引发伊朗直接介入。
更讽刺的是,这种“牛刀杀鸡”反而凸显霸权衰落:昔日用F-15就能解决的问题,如今却要动用国之重器。正如沙漠中的胡塞士兵举着AK-47仰望B-2掠过,华盛顿的决策者们也在焦虑中凝视着逐渐失控的中东棋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