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海战斗终于让美军明白:中国真的能打沉航母
二、体系破局:从"海上斗兽棋"到"云端围棋"
传统海战讲究"舰炮对轰、甲板搏杀",而今中国军工却把战场搬进了数字空间。且看这张天罗地网:55颗遥感卫星织就"天眼",815型电子侦察船化身"海上黑客",量子雷达让隐形战机无所遁形。去年珠海航展曝光的舰载版激光反导系统,更是在电磁频谱领域划下楚河汉界。
这可不是简单的装备升级,而是战争形态的基因突变。当辽宁舰的歼-15与陆基超音速反舰导弹构成"空海接力杀链",当东风-21D的再入机动弹头在末段玩出"蛇形走位",航母编队那套宙斯盾系统就像拿着算盘对抗量子计算机。更绝的是吉布提基地部署的分布式传感器网络,硬是把印度洋变成了"透明战场"。
三、成本革命:掀翻航母经济学的"不对称法则"
看官们可算过这笔账?一艘福特级航母造价130亿美元,一枚东风-26D不过千万美元量级。这种"万箭穿心"的性价比优势,让五角大楼的军费计算器直冒青烟。去年黄岩岛对峙时,三艘美航母被海红旗-9B压得不敢越雷池半步,已然暴露了"天价玩具"的致命软肋。
更绝的是中国军工的"组合拳"打法:高空无人机负责电磁致盲,潜射巡航导弹实施饱和攻击,智能水雷封锁航道要冲。这套"三板斧"下来,任你十万吨巨舰也难逃"温水煮青蛙"的困局。正如红海实战所示,当防御成本超过攻击成本十倍时,航母就成了移动的财政黑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