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"光辉"战机40年迷局:被东大碾压的黑色幽默
1983年立项的"光辉"项目,原本是冲着中国歼-7去的。那会儿印度工程师们大概觉得,用美国F404发动机配法国航电、以色列雷达,怎么着也能整出个"歼-7终结者"。可谁曾想,当中国歼-10首飞时,印度人才刚把木头模型换成金属样机;等中国歼-20都列装三个航空旅了,印度人还在为光辉战机的空中加油功能挠头。
这四十年研发周期里,印度空军参谋部会议室上演的戏码堪比荒诞剧:1985年要求强化对地攻击能力,1992年突然要改舰载机,2008年又强行塞进矢量推力系统。结果就是,原本设计的轻型战机硬生生被改成"四不像",最大起飞重量从8吨膨胀到14吨,航程反倒缩水到1700公里——这点航程别说覆盖青藏高原,连印度本土东西海岸都飞不完整。
更黑色幽默的是,当年作为假想敌的歼-7早已退役,而印度空军至今仍有11个中队装备着比歼-7还老的米格-21。这波"敌未亡我先老"的操作,看得看官们直呼内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