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兰西的“火箭炮困局”:欧洲战略自主的冰与火
一、从“皮纳卡”到FLP-T:一场未竟的军购罗生门
2025年初春,法国陆军的一纸声明震动全球军工圈:终止引进印度“皮纳卡”火箭炮系统谈判,转而加速自主研发FLP-T高机动远程火箭炮项目。这场看似普通的军购“退单”,实则是欧洲战略自主与美国军工霸权激烈博弈的缩影。
印度“皮纳卡”火箭炮的射程仅90公里,且核心技术源于对美制M270的仿制。法国最初选择印度,实为地缘政治交易——以军购示好新德里,换取印度继续采购“阵风”战斗机。然而,美制“海马斯”火箭炮的150公里射程优势、弹药供应链垄断,以及美国对欧洲盟友的施压,迫使法国不得不重新权衡:是屈从于“现成武器+政治捆绑”的美式逻辑,还是押注风险极高的自主化道路?
这场“退单”背后,折射出欧洲军工的深层困境:依赖美国则失去战略主动权,追求自主则面临技术代差与资金黑洞。正如法国总统马克龙所言:“欧洲若不能在关键领域自主,终将被历史淘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