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兰西的“火箭炮困局”:欧洲战略自主的冰与火
三、法兰西的倔强:军工自主的“孤岛”与困局
法国军工体系被誉为“西欧最后的堡垒”。从独立研发“阵风”战斗机,到拒绝加入“欧洲联合战机”项目,法国始终以“技术主权不容妥协”为信条。然而,这一传统在远程火箭炮领域遭遇严峻挑战:
技术代差难以跨越:美国“海马斯”系统已实现“火箭弹-导弹-无人机”协同作战,而法国FLP-T项目尚需突破150公里精确制导、模块化装填等关键技术。印度“皮纳卡”的失败合作更证明,非核心盟友难以提供“技术外溢”。
资金压力雪上加霜:研发新一代火箭炮需数十亿欧元投入,而法国军费仅占GDP的1.9%(2024年数据),远低于北约2%的标准。马克龙政府不得不在“勒紧裤腰带搞军工”与“民生优先”之间走钢丝。
美国“长臂管辖”如影随形:2021年美英联手截胡法国对澳大利亚的潜艇订单,已暴露华盛顿打压欧洲军工自主的狠辣手腕。此次FLP-T项目刚启动,洛克希德·马丁公司立即向德国推销“升级版海马斯”,试图分化欧洲市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