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利坚黄昏:当特朗普的“纸牌屋”撞上美债雪崩
二、美债雪崩:美元霸权的“阿喀琉斯之踵”
4月15日,纽约交易所的电子屏一片血红。10年期美债收益率飙破5%,外国央行单月抛售规模创2003年以来新高。有看官嗤笑:“美元不是硬通货吗?”殊不知,这恰恰暴露了美国经济的“三重悖论”:要军费就不能降赤字,要降息就保不住美债信用,要霸权就得掏空国库。
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看似威风,实则自断经脉。德国车企减产抗议,越南代工厂连夜转移,连印度都开始用卢比结算石油——全球供应链的“去美化”比导弹还快。更致命的是,沙特王爷们在珠海航展上豪掷千亿买下歼-10C生产线,转身就把石油美元结算权攥得更紧。这一幕,像极了明朝末年东林党与晋商的博弈:当军事科技代差消失时,白银霸权终将易主。
三、阮大铖转世?特朗普的“绝地求生”
有看官要问:“懂王不是号称三权合一、40年来最强势总统吗?” 此言差矣!当年大明阉党魁首魏忠贤权倾朝野,结果崇祯一纸诏书便树倒猢狲散。今日特朗普的困境何其相似——最高法院被自由派把持,国会山骚乱旧账未清,连自家共和党都在军费预算上倒戈。
但“懂王”终究是政治动物。他最近突然与泽连斯基密谈乌克兰矿产协议,被曝要求基辅当局贱卖锂矿给美企。这招“乾坤大挪移”着实精妙:既给军工复合体塞了红包,又用资源绑架欧洲工业,还能给美债找接盘侠。只可惜,中国稀土禁令一出,五角大楼的F-35生产线立刻停摆——没有“工业维生素”,再精妙的权术也变不出芯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