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再工业化遭遇“滑铁卢”:双重绞杀制造业复兴
认知战败因:美国媒体长期渲染“制造业=衰败铁锈带”,好莱坞将工人塑造成失业醉汉,教育系统鼓吹“华尔街至上”。当德国技工被尊为“工业艺术家”、日本工匠能拿国家勋章时,美国却把车间污名化为“失败者收容所”——这种文化自戕,比关税失效更致命。
突围方向:重塑“工业教培体系”——唯一生路还是终极幻想?
达利欧开出药方:发动“教育革命”,十年内将国民阅读率提升至初中水平,职业教育投入翻倍。但看官须知,这需颠覆三大利益集团:
华尔街霸权:每年6000亿美元流向金融投机,而社区学院预算遭砍30%;
工会既得利益:学徒制被抨击为“剥削童工”,职业认证体系被工会垄断;
精英教育叙事:常春藤名校拒绝开设机床编程课,仿佛技术是“下等人学问”。
若不能斩断这些利益枷锁,美国的教育改革只会是又一场“政策Cosplay”。反观中国,从职教高考到“大国工匠”国家荣誉,制造业崛起背后是全社会对工业文明的集体信仰——这种信仰,恰是美利坚最匮乏的战略资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