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美关税大战:特朗普“七伤拳”还能打多久?
二、印度迷之操作:想当“渔翁”却成“烤鱼”
就在中美对轰之际,莫迪政府突然跳出来抢戏。一边高喊“印度制造取代中国”,一边偷偷对美国虾类加税,结果反手被特朗普扣上26%的关税,2000多箱海鲜在海关烂成臭鱼。更搞笑的是,印度商务部长戈亚尔竟把全球贸易混乱归咎于“中国2001年加入WTO”,全然忘了自家连螺丝钉都要进口的窘境。
印度的野心与实力严重错位:想抢中国饭碗,却连像样的产业园区都建不利索;想当“世界工厂”,结果连纺织业都被孟加拉国反超。莫迪强推的“生产挂钩激励计划”(PLI)烧掉260亿美元,只换来富士康一家手机组装厂——还是专门给苹果擦屁股,处理郑州工厂迁出的低端订单。更致命的是,美国对印度加税根本不是“误伤”,而是赤裸裸的敲诈:开放农业市场、交出数据主权、采购页岩气……这套“卖身契”签下去,印度怕是要沦为21世纪的“东印度公司2.0”。
三、欧日反水:盟友捅刀比敌人更狠
特朗普万万没想到,最先背刺的竟是自家小弟。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已放话:“欧洲汽车产业必须绑定中国市场”,中欧电动汽车合作谈判提速;德国大众更是狂砸50亿欧元入股宁德时代,用行动打脸“对华脱钩”。日本更绝,首相石破茂一边公开谴责“美国扰乱全球经济”,一边秘密推动中日韩自贸区——要知道,日本对美贸易逆差70%来自汽车产业,若真按特朗普要求买美国牛肉、页岩气,丰田章男能连夜切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