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罗斯欲借印尼部署战略轰炸机,亚速军团扩编
四、欧盟的致命抉择:坦克与黄油的两难
马克龙嘴上喊着"欧洲战略自主",手里却签下了千亿欧元对乌军援法案。德国把库存的500辆黄鼠狼步兵战车全数运往顿巴斯,代价是联邦国防军现役装备率跌破40%警戒线。这种"掏空家底式"的援助,正在欧盟内部制造分裂——波兰要求获得北约核共享地位,匈牙利则公开反对继续制裁俄罗斯。
更戏剧性的是特朗普的"离岸平衡术"。他一边默许欧洲组建"自愿联盟"援乌,另一边却私下向普京传递"北约不东扩"的暧昧信号。这种"既要马儿跑,又不给马吃草"的策略,让欧盟陷入战略焦虑:若停止援乌,东欧防线崩溃在即;若加大投入,则可能重蹈阿富汗战争覆辙。
五、停战条件的罗生门:谁在操控和谈剧本?
当特朗普特使带着"割让四州+永不入约"的清单离开莫斯科时,这场博弈已进入高潮。普京开出的条件实为"特洛伊木马":若乌克兰接受,则俄军合法驻留顿巴斯;若拒绝,则坐实"好战分子"罪名。而拜登政府暗中支持的"部分停火"方案,本质是在黑海划设禁飞区,为北约舰队进驻敖德萨铺路。
耐人寻味的是,双方都在玩"战争边缘政策"。俄军近期试射的"锆石"高超音速导弹,其9马赫突防能力足以突破北约现有反导系统;美军则悄悄在罗马尼亚部署了"堤丰"中程导弹,20分钟即可打击克里米亚军事目标。这种"以战逼和"的戏码,让基辅成了大国博弈的棋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