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紧逼!伊朗外长急访俄,中东局势或迎新变局
二、制裁绞索下的双人舞
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那句"俄伊合作将动摇国际秩序"的警告犹在耳边,殊不知这两个被踢出SWIFT系统的国家或地区,早已在里海之滨搭起本币结算的黄金台。看官且细品:伊朗每天向俄输送150万桶打折原油,换回的不仅是苏-35战机的生产线,更有能突破GPS干扰的"燕子"无人机控制芯片——这些在顿巴斯战场验证过的利器,此刻正在波斯湾上空编织新的防空识别区。
更绝的是两国玩起了"石油-军火"的量子纠缠。俄军工复合体吃着伊朗的原油蛋糕,反手将T-90坦克的爆反装甲技术刻进法塔赫-360导弹的基因里。这种在中东军火黑市被称作"波斯弯刀"的利器,射程直达2000公里,足够给特拉维夫的迪莫纳核设施来场"外科手术"。
三、核谈桌上的三棱镜
当拜登政府还在纠结"先解除制裁还是先冻结核计划"的鸡生蛋问题时,纳坦兹地下设施里的离心机早已突破19000台。伊朗核能机构那句"我们已掌握核弹制造技术"绝非虚言——从20%丰度到武器级的90%,德黑兰的科学家们甚至不需要重新编排气体扩散厂的级联阵列,只需将现有设备运转时间延长72小时。
俄乌冲突在这里投射出诡异的光谱。美国既要用伊朗石油平抑油价,又忌惮其核突破;既想拉俄重返核谈,又持续轰炸黑海舰队。这种精神分裂式外交,反倒让俄伊找到了战略缝隙:莫斯科在维也纳谈判桌上轻敲桌面,德黑兰的离心机就多转三圈;华盛顿的制裁清单每添一行,里海输油管道的流量计便跳涨5个百分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