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军导弹雨撕裂和平幻象 美俄乌角力战局再升级
三、北约的黄昏:从铁板一块到分崩离析
哈尔科夫爆炸案犹如照妖镜,让北约内部的裂痕暴露无遗。波兰、立陶宛等东欧国家在袭击后两小时紧急召开闭门会议,主张向乌移交F-16战机;而马克龙却在爱丽舍宫召见俄驻法大使,被卫星拍到双方密谈93分钟。这种"西线静悄悄,东线炮声隆"的割裂态势,折射出欧洲能源危机的深层焦虑——德国2月从俄进口的液化天然气同比激增400%,实在经不起新一轮制裁反噬。
更致命的打击来自军事层面。北约驻基辅联络处在袭击后6小时启动"应急撤离计划",但卫星影像显示,其工作人员并非撤往波兰,而是乘运输机直飞特拉维夫。这种"弃乌保以"的动向,与4月22日美军第82空降师突然进驻戈兰高地的动作形成闭环,暗示美国战略重心已转向中东。难怪泽连斯基在24日晚的全国讲话中哀叹:"某些伙伴正在把我们变成谈判桌上的筹码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