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铁或提前装备中国歼-35,印度要扬言可猎杀!
现实挑战:印度雷达技术积累薄弱,氮化镓组件依赖进口,且项目进度屡次拖延(如LCA战机的雷达升级耗时10年)。俄专家认为,苏-30MKI的原始气动设计RCS高达15平方米,即便升级雷达也难以对抗隐身战机。
与歼-16的差距对比
雷达代差:苏-30MKI现役N011M无源雷达探测距离130公里,而歼-16的AESA雷达探测距离达350公里,可提前30-50秒锁定目标。
导弹劣势:苏-30MKI主要搭载R-77(射程60公里),而歼-16配备霹雳-15(200公里)和霹雳-17超远程导弹,形成“超视距碾压”。
三、印度五代机AMCA的困境
研发进度严重滞后
AMCA项目自2008年启动,原计划2017年首飞,但截至2025年仅完成风洞试验,首架原型机尚未下线。印媒预计量产将推迟至2036年,远落后于中国六代机进度。
技术瓶颈
发动机依赖:计划采用的GE-414发动机需技术转让,但美国设限核心部件出口,导致推力不足(98kN vs 歼-35的120kN)。
隐身材料与航电短板:印度尚未掌握低可探测涂层技术,雷达系统依赖以色列技术,国产化率不足30%。
四、隐身战机对抗非隐身战机的战术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