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能挡住美国吞并野心?加拿大主权博弈背后密码
二、“老绅士”的救场:查尔斯三世的“主权符号学”
当查尔斯三世带着卡米拉飞抵渥太华时,这场外交大戏的隐喻已拉满:
行程设计:主持国会开幕礼+近50年首次“御座演讲”,直接对标伊丽莎白二世1977年经典操作。卡尼称此举是“历史纽带的危机强化”,潜台词:英联邦体系仍是主权护盾。
着装密码:卡米拉的钻石枫叶胸针,原是1939年乔治六世赠予伊丽莎白王后的“定情信物”,象征着“王室-加拿大”的百年羁绊。历史学家直言:“这是用珠宝外交对抗枪炮外交”。
法律底牌:加拿大宪法规定君主是国家元首,查尔斯的议会演讲具有程序合法性。这种“借壳上市”的策略,既规避了美式霸权,又激活了英联邦的象征资本。
战略深意:英国虽不复“日不落”荣光,但查尔斯此行实为“软实力狙击”——通过强化英联邦认同,为加拿大在“后美国时代”的国际站位铺路。
三、枫叶国的身份焦虑:共和派怒吼与纳税人的算盘
尽管政府力推“王室护主权”,民间反应却堪称冰火两重天:
反对声浪:社交平台上,“膜拜国王不如被美国吞并”的极端言论获数千点赞。民调显示,58%的加拿大人支持就“脱离英联邦”公投,年轻人中这一比例飙升至57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