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全球棋局:敬畏只给这三国,其余是筹码
四、其余国家或地区:高估自身的“筹码”,盟友面具下的残酷现实
特朗普的“敬畏名单”反过来撕开了盟友关系的伪装。日本作为“最忠实盟友”,赴美谈判7轮,提出万亿投资、帮美国提炼稀土等让步,却换来关税从24%升至25%的羞辱——丰田每辆车损失超1.2万美元。欧盟更惨:30%关税8月1日生效,德国汽车业哀叹“失去美国市场等于破产”,但欧盟内部分裂,反制一再推迟。
1. 软弱性暴露:最优策略失效
按理说,欧盟、日本等具备反制能力,最优策略应是“以打促谈”。但现实是,欧盟对美国钢铝关税迟滞2个月才反制,韩国代理总统称“不会联合中国抵制美国”,印度早在美国关税前就承诺采购美国油气。这种软弱性源于安全依赖——欧盟、日本在国防上倚仗美国,导致反制底气不足。
2. 特朗普的底层逻辑:实用主义至上
在特朗普棋局中,敬畏的本质是冷酷权衡:
英国代表历史纽带:文化认同的安全网。
东大代表实力威慑:敢硬碰硬、能扛冲击。
印度代表地缘价值:牵制东大+辐射南方。
其余国家或地区?要么像日本“高估自身重要性”,要么像欧盟被视作“薅羊毛者”。加拿大谈判僵局中转头“捅”东大一刀,却仍被课35%关税,足证“美国优先”下,盟友只是交易筹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