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名乌军一天杀死40名俄军:俄敢死队被打惨了
二、“独臂擎天”:无人机撑起的乌军脊梁与致命软肋
安德烈封神,看似个人英雄主义传奇,实则是乌军当下困境的残酷注脚。笔者敢断言:乌军70%-80%的战绩,已系于无人机部队一身 !传统战力?火炮捉襟见肘,步兵伤亡惨重,坦克成了稀有古董。反观俄军,靠着“钢铁洪流”遗产和战时产能,炮弹管够、装甲集群突击仍是王牌。乌军拿什么扛?唯有“空中轻骑兵”——无人机!
从FPV自杀式冲锋炸坦克,到 Mavic 挂弹“点人头”,再到“风暴阴影”隐身导弹斩首俄朝指挥部(参考历史战例),乌军硬生生用“硅基战力”弥补“碳基血肉”的不足。甚至俄军战略轰炸机基地,都曾被廉价无人机突袭得手(历史事件参考)!这“非对称”打法,堪称弱者的智慧结晶。
可问题来了:西方援助的无人机,够填这无底洞吗? 答案令人心凉。北约给的无人机,数量杯水车薪,高端货怕泄密不敢多给,低端货战场消耗如流水。反观俄军,电子干扰系统日益强悍,简易防空改装层出不穷,连“柳叶刀”自杀无人机都开始量产反制。乌军的“无人机神话”,正面临“弹药荒”与“技术压制”的双重绞杀 。安德烈们再神勇,也难敌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的绝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