歼-35横空出世,用准重型战力重新定义五代机
引言:被误读的“鹘鹰”与一场持续十年的逆袭
2012年端午,那架被军迷戏称为“粽子机”的FC-31,或许谁也没想到它会成长为今日的歼-35。当外界用“中国版F-35”轻率定义它时,解放军却用一份份数据颠覆了认知——这不是又一款“多功能攻击机”,而是一柄专为猎杀F-22、F-35而生的空中利刃!
一、逆袭之路:从“外贸备胎”到“海空军争抢的王牌”
歼-35的诞生史堪称中国军工的“励志剧本”。与歼-20自诞生起便万众瞩目不同,FC-31一度因设计保守、定位模糊而备受冷遇。军迷们争论着歼-20上舰的可行性,却少有人相信这架沈飞自筹资金研制的“鹘鹰”能逆天改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