横空出世!中国新空降铁拳这样重塑未来战场!
更精妙的是,这两种导弹系统采用了 “功能模块积木式武器站” 。简单说,就是像搭乐高一样,可以根据任务需求,快速在炮塔两侧换装不同的武器模块。今天要打城市巷战,就多带巡飞弹;明天要反装甲,就换上更多的反坦克导弹。这种模块化设计,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术灵活性,也让后勤维护变得异常简便。这背后,体现的是我军装备建设体系化、标准化思维的成熟。
(三) 态势感知:从“瞎子摸象”到“全域透明”
如果说火力是拳头的硬度,那么态势感知就是眼睛的锐度。对于防护薄弱的伞兵战车而言,“先敌发现、先敌开火、快打快撤”是生存的不二法则。二代战车在这一点上,做到了近乎极致的投入。
大家注意看其炮塔和车体的照片,会发现上面布满了各种传感器:“尺寸和体积更大”的观瞄设备、相控阵雷达、大量的红外/可见光摄像头。这些设备被巧妙地集成在炮塔四周、顶部以及车体的前、中、后部关键区域。
这套系统构建了一个无死角的“透明战场”环境。
车长和炮手:拥有独立的、高性能的全景观瞄系统,具备“猎-歼”能力。车长能360度环视战场,发现并锁定多个目标,然后交由炮手优先攻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