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刚!德国外长访华延期,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
“由于历史文化、社会制度、发展阶段不同,中德对一些问题存在不同看法,这是正常的,双方可以通过坦诚沟通增进了解互信。”外交部发言人说,希望德方秉持客观公正态度,积极理性看待中国,同中方相向而行,确保中德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。
所以现在的结果看,沟通可能没那么顺利,对中国内政的说教,注定会碰壁。中德的外交存在一定的分歧需要先解决,背后的原因是双方在核心议题上,特别是贸易规则与台海问题上的立场存在显著温差。
主动权在谁手中?
无论谈不谈,中方手握 “稀土与市场” 的双重筹码,完全掌握对话主动权。从稀土来看,德国短期内只能依赖中国;从市场来看,中国连续多年是德国最大贸易伙伴,2025 年前 8 个月中德贸易额达 1634 亿欧元,德国汽车、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很大一部分的海外利润来自中国市场。相比之下,德国能提供的 “交换条件” 极其有限,既不愿放弃技术限制,也不愿在主权问题上明确表态。
经济利益不能凌驾于主权之上,瓦德富尔访华延期,并非中德关系恶化的信号,而是主权原则对双边合作的一次 “校准”,合作的前提是双方不触碰对方核心关切,这一事件传递出明确信息:稀土可以谈,但主权没得谈;合作可以有,但傲慢不可有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