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洲和平方案要完?莫斯科为何说“不具建设性”
四、欧洲困境:调解者角色的结构性危机
欧洲方案的冷遇,暴露其地缘政治先天不足。
安全依赖:德国总理默茨承认“协调各方立场异常艰难”,法国外长科隆纳抱怨“方案遭误读”。但在北约框架下,最终决策权仍在华盛顿。欧洲想当调停人,却拿不出独立筹码。
逻辑矛盾:欧洲既主张“领土完整原则”,又试图以经济援助诱俄妥协。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讽刺道:“欧洲想当调停人,却拿不出筹码。”
被边缘化:俄外长拉夫罗夫近期密集访问伊朗、土耳其,构建“什叶派之弧”与黑海支点。这种向东向南的战略转身,旨在降低欧洲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权重。
笔者观察,欧洲若不能突破“价值观绑架”,其调解角色将持续萎缩。当莫斯科用外交辞令包裹战略决心时,基辅的战火提醒世人:和平不是外交辞令的产物,而是力量平衡的艺术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