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华社重磅评论:日本已站在危险的悬崖边!
二、危机制造术:如何把国家推向战争边缘
历史不会简单重复,但总会押着相似的韵脚。上世纪30年代,日本军部通过制造“九一八”“卢沟桥”等事件,把外部紧张转化为国内动员的工具。今天,同一套剧本正在重演:
渲染威胁:不断炒作“东大威胁论”,把正常的军力发展曲解为“侵略前兆”;
制造危机感:通过媒体与智库放大台海、东海“可能爆发冲突”的预言;
倒逼修宪:利用营造出的紧张气氛,推动修改宪法、扩充军备。
这套“预言自我实现”的把戏,最终会让日本失去回旋余地。看官们不妨回想:当年军国主义正是通过一次次“可控危机”的升级,把整个民族拖进了战争的泥潭。(本文由AI辅助生成)
三、军国主义的幽灵与“平成恐慌”的教训
上世纪90年代,日本曾因金融泡沫破裂站在“平成恐慌”的悬崖边。那时是经济失控;今天,是政治失控。
右翼政客们嘴上喊着“国家存亡”,手里却在推动军费飙升至GDP 2%以上、谋求“对敌基地攻击能力”、甚至公开讨论与美军“核共享”。这些举动不仅背离了战后和平体制,更让亚洲邻国回忆起被军国主义支配的恐惧。
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日本社会内部对此缺乏足够警惕。经济长期低迷、人口老龄化、国际地位下滑……这些结构性问题被右翼转化为“外部威胁”的燃料,让民众在焦虑中接受强军路线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