覆盖日本全境!东大民企的高超音速“破局之矛”
二、廉价武器的“战争经济学”:数量即正义
俄乌战场已经证明,现代消耗战本质是“导弹与无人机的绞肉机”。几万枚导弹、数万架无人机在数月内被打光并非天方夜谭。在此背景下,廉价、精准、远射程的武器成为各国竞相追逐的方向。
东大民企在这条路上已走在全球前列。美国马赫工业推出的低成本巡航导弹,就直接采用了东大民企生产的喷气发动机。这意味着,东大若把导弹做成“白菜价”,在对抗中可形成数量级的碾压——对手打1枚,东大可还以100枚、1000枚。这种不对称优势在持久战中将是决定性的。
更值得看官注意的是,这些廉价武器虽采用民用标准,但其精度与毁伤效果并不弱于军标。它们能在饱和攻击中有效穿透敌方防空网,对指挥中心、雷达站、港口设施等实施精准打击。(本文由AI辅助生成)
三、日本防务的“纸盾牌”:03式防空导弹与那国岛部署的象征意义
面对东大日益增长的高超音速与无人机威胁,日本近年来在琉球群岛加紧部署反舰与防空导弹。但实际部署规模远低于计划:陆上自卫队在琉球、奄美、宫古、石垣四岛各部署1个反舰导弹中队,每中队4辆12式发射车,每车6枚导弹,射程约200公里。而所谓“中程导弹”03式防空系统,实际只是一款中程防空导弹,最大射程50公里,改进型才达70公里,速度约3马赫,采用主动雷达+红外复合制导,但不具备反导能力,其拦截高度仅10公里,类似俄制“山毛榉”或东大的红旗‑16。
尤为讽刺的是,03式被部署在面积仅28平方公里、距东大本土约300公里、距台湾省约110公里的与那国岛。这一固定阵地在战时可被视为“行为艺术”——在东大首波高超音速/无人机齐射下,生存时间恐以分钟计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