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美通话、美日通话,释放出3个重大信号!
例如,据《日本经济新闻》披露,美方在通话中再次提出希望日本扩大进口美国牛肉和小麦,并承诺在冲绳基地搬迁问题上给予“灵活性”。这种“你给我市场,我给你安全”的交易模式,正是美日同盟的真实写照。对于高市早苗而言,她正陷入“战略透支”的巨大风险之中:若过度迎合美国,将激化与中、韩等邻国的关系,损害日本的长远经济利益;若展现独立倾向,又可能招致美国的反制。这种两难困境,正是美国霸权体系下其盟友的宿命。接下来,日本会持续豪赌吗?值得我们持续关注!
第三,双重信号叠加,标志着中国在大国博弈中已掌握战略主动权
将这两通电话放在一起审视,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幅战略图景:中国通过元首外交,成功地将台湾问题从过去所谓的一个地区安全议题、干涉中国内政的议题,提升至关乎全球历史正义与国际秩序稳定的高度,并以此迫使美国在核心利益问题上做出明确回应的新格局。 这种高超的战略运筹,标志着中国在中美博弈中已从过去更多需要被动应对,转向了主动设置议题、塑造议程、定义规则的新阶段。中国最高领导人说了,中美可以“相互成就,共同繁荣”。相互成就的前提是“相互”,也就是要相互尊重彼此的重大关切与核心利益,这就要求美国首先得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与重大关切,中美才可能相互成就,这就是中美一种新的相处方式。中国还在釜山会晤时提出,中美可以合作多为世界办大事、实事、好事,这就是中方开始在中美交往中主动设置议题、塑造议程、定义规则新阶段的特点。
这种战略主动权的获得,根植于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跃升。无论是经济上对全球供应链的深度嵌入——2025年前三季度,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5%,稳居世界第一引擎;还是科技上在高端制造、人工智能、量子通信等领域的快速突破;抑或是军事上构建起的强大区域拒止/反介入能力,都为当下中国在外交舞台上提供了坚实的底气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