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伟达一夜蒸发8143亿:AI“底座”神话的黄昏?
二、 战场全景:从算力竞赛到生态争夺
倘若把AI产业比作一场现代战争,那么算力是“弹药”,算法是“战术”,而生态则是“后勤体系”。英伟达之所以能坐稳王座,不仅因硬件性能领先,更因其CUDA软件生态构筑了极高的迁移成本。然而,战争的天平正在微妙倾斜。
一方面,竞争对手的合围之势已显。AMD的MI300系列加速卡在性能与能效上紧追不舍;亚马逊、谷歌、微软等云巨头纷纷自研AI芯片(如Trainium、TPU、Azure Maia),旨在降低对英伟达的依赖。另一方面,下游需求出现分化。除了大型云厂商和科研机构,中小企业在高成本下面临算力饥渴,而东大(中国)在国产替代政策推动下,正加速发展自主算力产业链——这对英伟达在华业务构成长期压力。
更值得警惕的是,AI应用落地的速度并未匹配算力投入的狂飙。尽管ChatGPT等生成式AI引爆了公众想象,但企业端的商业化回报仍多数处于试点阶段。当“军需官”(投资者)发现前线(应用场景)的推进速度不及预期,自然会重新评估弹药(算力)的采购规模。(本文由AI辅助生成)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