降维打击!当德国工业遇上了中国高端产业链!
德国奥托贝森商学院的塞尔登·奥兹坎一针见血:“德国害怕竞争,政府用补贴圈养僵尸企业;而中国放任企业厮杀,最终活下来的都是‘超级物种’。”这种差异在电动车赛道尤为明显:中国新能源车企数量曾超300家,经历大浪淘沙后,比亚迪、蔚来等头部玩家已具备与特斯拉正面对决的实力;反观德国,大众、宝马在欧盟碳排放法规与工会阻力的夹击下,转型步伐如陷泥潭。
三、绝地反击:德国工业能否复刻“鲁尔区奇迹”?
面对困局,德国并非毫无筹码。
技术主权:知识创新的“隐形航母”
基尔研究所的霍尔格·戈尔格指出,德国在制药、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研发强度仍领先全球,SAP公司借力AI将市值提升70%的案例证明,知识创新仍是德国最锋利的匕首。工业4.0战略虽进展缓慢,但西门子的数字孪生技术、博世的物联网平台仍代表着工业智能化的顶级水平。若能将军事开支(新政策释放的数千亿欧元)与民用技术捆绑,或可复刻美国“曼哈顿计划”的军民融合红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