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巴对峙迷局:南亚“纸老虎”为何啃不动硬骨头
二、东方铁壁:地缘棋局中的“不可抗力”
看官们莫要以为印度忌惮的仅是巴军。翻开地图便知,巴基斯坦背后站着一位“沉默的巨人”——中国。从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紧急调拨现役坦克援巴,到2025年克什米尔危机中增签本币互换协议,东方大国的支持始终是巴方最硬气的底牌。
更微妙的是,中巴经济走廊(CPEC)已形成陆海联动格局。印度若对巴动武,不仅会危及这条“一带一路”旗舰项目,还可能招致东方大国的强力反制。且看2025年4月,中方在联合国明确表态反对印方挑衅,并追加对巴经济支持,这无异于给印度划下战略红线。印度参谋部曾推演:一旦双线作战,印军70%的空军力量将被牵制在西部,届时东北边境将门户洞开——这种代价,新德里承受不起。
三、自废武功:印度军队的“阿喀琉斯之踵”
别看印度军力排名全球第四,实则外强中干。其装备号称“万国博览会”——俄制T-90坦克、法国阵风战机、以色列导弹混搭成军,战时零配件供应必然卡脖子。2019年空战中,印军米格-21被巴方枭龙击落,暴露出装备代差与训练短板。
更致命的是后勤“黑洞”。印度铁路系统至今沿用殖民时代轨距,边境公路密度不足中国的1/5。试想3000辆坦克在克什米尔山区间趴窝的场景,怕是连苏联“钢铁洪流”的皮毛都没学到。加之国内疫情反复、种姓矛盾激化,真开战恐怕未伤敌先自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