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巴对峙迷局:南亚“纸老虎”为何啃不动硬骨头
四、历史教训:三次战争打出的“战略清醒”
1947、1965、1971三次印巴战争证明:印度从未赢得过干净利落的胜利。第一次战争虽占克什米尔60%土地,却被联合国勒令停火;第三次战争促成孟加拉国独立,却让巴基斯坦彻底倒向中国。
更讽刺的是,印度每次“胜利”都在制造更强的对手。正如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后,巴方敏锐意识到:“印度壮大军力不为反华,必用来对付我们”。如今巴军60万精锐中,90%部署印巴边境,配合核威慑形成“刺猬战略”——打不赢你,但能让你流血至死。
五、大国博弈:南亚不是印度的“独角戏”
美国嘴上喊着“印太战略”,实则把印度当制衡中国的棋子。2025年克什米尔危机中,美方一边向印出售F-35,另一边却默许巴方获得俄制S-400,玩的是两头通吃的把戏。俄罗斯更现实——卖印度军火赚卢比,转头又和巴基斯坦搞联合军演。
这种国际环境下,印度若执意开战,轻则遭联合国制裁,重则沦为大国角力的炮灰。正如2008年孟买恐袭后,印度最终选择向美国施压而非军事报复,就是看透了“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”的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