饥饿战术背后惊天棋局,谁在导演世纪大逃亡?
这种“慢性屠杀”背后藏着惊人战略算计。通过制造50万人的饥饿大军,以色列试图逼迫周边阿拉伯国家接收难民,进而实现“腾笼换鸟”——将加沙变成纯犹太人定居点。美国《华尔街日报》曝光的内部文件显示,以政府已制定“加沙人口置换路线图”,计划用20年时间将巴勒斯坦人口比例压缩至15%以下。
“这不是种族隔离,这是种族替换。”南非总统拉马福萨的控诉,撕开了西方双重标准的遮羞布。
【四、美国“军火快递”与国际法的“选择性失明”】
翻开五角大楼的物流清单,2024年至今已有270亿美元军火源源不断输往以色列,其中包括5000枚GBU-39小直径炸弹——这种号称“外科手术刀”的精确制导武器,在加沙却成了 “妇产科绞肉机”。统计显示,以军每消耗1美元弹药,就能造成加沙67美元的经济损失。
更荒诞的是法律战场的博弈。当海牙国际法院裁定以色列“涉嫌种族灭绝”时,美国国会反而通过《以色列自卫权保障法案》,宣称“任何国际机构不得调查盟国军事行动”。这种“法律套娃”让联合国安理会第2720号决议成了废纸——明明要求立即停火,却被美国用“一票否决权”锁进保险柜。
“国际秩序?那只是强者的自助餐。”俄罗斯代表涅边贾的嘲讽,道破了霸权逻辑的本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