饥饿战术背后惊天棋局,谁在导演世纪大逃亡?
【五、中国方案:从“韬光养晦”到“负责任大国”】
面对加沙血火,中国外交正在完成历史性转身。从1956年周恩来总理“支持阿拉伯人民正义斗争”的声明,到2024年傅聪大使在安理会怒斥“人道底线不容践踏”,中国在中东的角色已从 “战略旁观者” 转变为 “和平建筑师” 。这种转变的背后,是“一带一路”框架下与阿拉伯国家3700亿美元的合作网络,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落地。
中国的“停火三原则”——立即停火、解除封锁、重启两国方案——看似朴素,却直指问题核心。相比美国“既要停火又要消灭哈马斯”的悖论,中国方案抓住了 “矛盾的主要方面” :没有生存权的保障,就没有持久和平的土壤。
【六、未来推演:多极世界的“黎明前夜”】
加沙的硝烟终将散去,但这场危机已永久改变了国际秩序的游戏规则。当“全球南方”国家集体拒绝为美国中东政策背书,当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宣布设立200亿美元“战后重建基金”,当TikTok上#FreeGaza话题播放量突破千亿次——一个 “去美元化”“去霸权化” 的新世界正在分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