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年施压徒劳无功,欧盟对华战略为何撞上长城?
更令西方夜不能寐的是货币革命。中俄92%贸易以本币结算,美元体系被彻底边缘化。当美国常驻北约代表威胁对中国实施“二级关税”时,他选择性地无视了印度同样大量购买俄油的事实。
中俄合作早已超越简单贸易。中国企业参与俄远东开发,俄向中国开放北极航道,两国举行联合军演深化军事互信。这些战略协作构建了西方无法突破的“经济-军事双重复合体”。
陈寒士在分析中俄反导合作时曾断言:“建立共同防御系统虽不现实,但情报共享与联合军演将持续深化”。这一判断在俄乌冲突后得到完美验证。
03 内部撕裂:欧盟“去风险”的虚幻表演
冯德莱恩的“去风险”战略遭遇残酷现实解构。当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时,德国车企在中国市场的千亿投资瞬间变成人质5。法国白兰地厂商在反倾销税重压下哀鸿遍野,意大利葡萄酒商同样岌岌可危。
特朗普的贸易大棒给了欧盟致命一击。美方突然对欧盟商品加征30%关税,要求欧盟企业迁往美国,这记“背刺”让欧洲陷入战略噩梦2。若对华强硬将失去巨大市场,若对美妥协则经济遭重创。
欧盟内部裂痕已成无底深渊:德国工业依赖中国市场,法国农业受反倾销打击,东欧国家亲美,南欧国家期待中国投资25。冯德莱恩的北京之行更像是为掩盖内部分裂的危机公关。
就在峰会前夕,中国商务部突然抗议欧盟将两家中国银行列入制裁名单,斥责其“非法单边行为”9。这记外交当头棒喝让欧盟明白:北京已不愿给虚伪的欧洲政客留面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