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七空战:印度“阵风”神话崩塌的四个致命伤
五七空战:印度“阵风”神话崩塌的四个致命伤
笔者按:当克什米尔的牧羊老汉拾起焦黑的三角翼残片时,南亚的天空已悄然改旗易帜。这场代号“五七空战”的较量,撕碎的不仅是三架单价2.4亿欧元的法国阵风,更是一整套强军幻梦。且容老蚕抽丝剥茧,带看官剖析这场现代空战的样本意义——体系代差碾压装备堆砌的残酷课堂。
一、技术误判:被“反向虚标”射程坑杀的王牌
印度空军战前情报坚信霹雳-15E最大射程仅145公里,为此特意将阵风编队部署于150公里外的“安全区”。殊不知东大出口武器素有“战忽局”传统:官方标称150公里的导弹,实战锁定距离竟突破200公里!
致命三秒:阵风SPECTRA电子战系统开启主动干扰后需手动切换雷达频率,这3秒空档被巴军预警机精准捕捉;
单向透明:印飞行员直至座舱警报响起才知被锁,而巴军歼-10CE的KLJ-7A氮化镓雷达在240公里外已完成目标分配。
笔者锐评:用商场打折思维揣测军工参数,如同以为老虎机必出大奖——阵风编队成了印度军购史上的最贵筹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