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药桶将熄火?伊朗总统计划访华,东大才能救命
但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彻底改变了美伊关系走向。新政权上台后,反西方和反以色列立场鲜明,将美国称为“大撒旦”,两国关系急转直下,迅速恶化。1980年4月7日,美伊断交,此后美国对伊朗实施遏制和孤立政策,两国处于严重敌对状态。两伊战争期间,美国支持伊拉克;克林顿时期,美国以伊朗“支持国际恐怖活动”为由,对伊采取政治孤立、经济制裁和军事施压政策;布什政府时期,伊朗被列为“邪恶轴心”国之一,继续遭受制裁;2003年初,伊朗核问题凸显,美国更是多次指责伊朗秘密研制核武器并不断施压。奥巴马时期,美伊关系曾有短暂缓和,伊核协议的达成给两国关系带来一丝曙光。但特朗普第一任期,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,并重新实施一系列严厉制裁,导致美伊关系再次陷入僵局。直至今日,美伊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依然不断,从军事对峙到外交口水战,双方始终剑拔弩张。
以伊关系同样复杂微妙。在历史上,伊以曾是共享情报的“天然盟友”。共同的地缘利益,让两国在军事、农业领域深度合作,以色列协助伊朗建立情报网络,伊朗则为以色列提供石油资源。在五次中东战争中,伊朗甚至开放领空支持以色列的军事行动,双边贸易关系也不断发展。但随着伊朗伊斯兰革命的爆发,伊朗新政权对以色列持敌对态度,两国关系逐渐走向对立。近年来,以色列与伊朗在叙利亚等地区展开代理人战争,双方冲突不断。以色列频繁对伊朗在叙利亚的军事目标发动空袭,而伊朗则支持黎巴嫩真主党等武装组织对抗以色列,两国关系陷入恶性循环,紧张局势一触即发。
在这样的美伊、以伊关系背景下,中东局势变得异常紧张和复杂。伊朗在地区内面临来自以色列的军事威胁,在国际上承受着美国的经济制裁和外交孤立。美国的制裁对伊朗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,伊朗的石油出口受阻,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境,民生也受到严重影响。而以色列与伊朗的持续冲突,让伊朗在地区安全环境中如履薄冰,时刻需要应对来自外部的军事威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