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外交部强硬警告:日本再武装触碰莫斯科红线
一、莫斯科的“历史镜子”:为何此时举起?
从黑海到远东,俄罗斯近年来面临西方全方位的战略挤压。但在东线,日本的再武装步伐显然触动了莫斯科的神经。
笔者观察,扎哈罗娃选择的“1945年”并非随意提及。那一年,苏联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,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崩溃。如今俄罗斯借这一历史符号,意在提醒东京:“军事扩张的终点往往是毁灭”。
更关键的是,日本近年突破“专守防卫”原则,将防务预算提升至GDP 2%以上,并计划采购战斧巡航导弹、在西南诸岛部署反舰导弹部队。这些动作不仅针对台海、朝鲜,同样对俄罗斯在远东的军事存在构成牵制。
二、日本的“战略转身”:从和平宪法到进攻性武装
战后日本长期遵循宪法第九条“放弃战争”条款,但过去十年其防务政策发生质变。
军费飙升:2023年度防务预算达6.8万亿日元(约合500亿美元),同比增幅超过26%;
武器外购:批量引进F-35战机、陆基“宙斯盾”系统、远程巡航导弹;
机构改制:设立“国家情报局”统筹对外情报,被俄方视作“战前情报机关的复活”。
这些举措在莫斯科眼中,已超越“防御升级”,直指“区域力量投送”。尤其在日本配合美国“印太战略”、参与南海联合巡航后,俄罗斯判断:日本正在成为美国前沿部署的“北锚”。(本文由AI辅助生成)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