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海硝烟再起:以色列2000公里奔袭的战略豪赌
三、红海惊雷:航运危机与全球经济的“蝴蝶效应”
荷台达港的浓烟尚未散去,国际油价已应声暴涨7%。这绝非市场过度反应——红海航道承载着全球12%贸易量,每日过境原油超900万桶。笔者梳理发现,胡塞武装的“超限战”已形成三重绞杀:
1. 物理封锁: 使用高超音速导弹打击油轮,迫使航运公司绕道好望角,单趟航程增加3500海里。
2. 保险黑洞: 战争风险保费飙升至货物价值的2%,仅此一项每年蚕食全球贸易300亿美元。
3. 供应链裂痕: 欧洲汽车工厂因也门炼油厂被毁导致的树脂短缺而停产,亚洲电子业苦等红海滞留芯片。
更危险的信号在于,美以的“护航联盟”正在加剧地区阵营化。美军MQ-9无人机频繁被胡塞导弹击落,而以色列将荷台达港列入“可持续打击清单”,预示着红海即将沦为“无人区战场”。若冲突持续,苏伊士运河的全球贸易枢纽地位恐遭永久性削弱。